利安达台湾所:中小企业的ESG转型:从根本需求出发,与利害关系人共创价值

是否需要撰写永续报告书,可能是中小企业展开永续行动时最初面临的问题。根据金管会的规定,目前资本额达20亿元以上的上市柜公司必须编制永续报告书,自2025年起将扩及至20亿元以下之上市柜公司。然而,中小企业目前还未被列入强制撰写永续报告书的规范。因此,在思考是否需要撰写报告书之前,不妨先思考「为什么需要撰写永续报告书」这个更根本的问题。

 

随着永续意识在资本市场日益提升,永续报告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与利害关系人进行沟通。报告中应当涵盖利害关系人关注的重大性议题,以及企业对这些议题采取的行动和成效。因此,中小企业在思考永续报告书撰写时,应更重视如何与其重要利害关系人就永续议题进行有效沟通,让利害关系人感受到企业的永续作为和绩效。

 

尽管撰写永续报告书可能是未来的必须行为,但现阶段中小企业更应该思考如何实践ESG、创造良好的永续绩效,这才是根本。以下提供三个重要切入点供中小企业参考:

 

一、主动展开永续行动

与其等待未来受到法规或客户的要求,若能主动展开相对应的策略规划与收集相关成效,将有机会未雨绸缪甚至超前部署。例如,未来上市柜公司需揭露碳排放范畴三的绩效,中小企业可以主动进行碳盘查和减碳转型,为未来的法规要求做好准备。

 

二、洞察客户和消费者关注的永续议题

透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来满足需求,创造永续商业价值。例如,中小企业可以开发符合消费者永续意识的糕点产品。

 

三、串联不同利害关系人

例如电商平台Pinkoi透过倡议行动,连结消费者和设计师共同实践绿色理想,成为永续发展的桥梁。

 

总之,ESG转型不仅仅是撰写报告书,更是从企业自身重大议题出发,采取主动的行动和变革,与利害关系人建立良好沟通,共同实践永续发展的过程。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,才是中小企业必须坚持的转型之路。

 

(利安达台湾所供稿)

Related Countries / Jurisdictions
Continue Reading
No items found.